中文
搜索

【经验分享】提升译作质量的习惯培养

发布时间: 2023年03月16日浏览量:
做翻译向来不是件易事。从事翻译工作十余载,我对此深有体会。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翻译工作不是那么好做的,不要想得那么简单,说几句外语容易,真正翻译得那么恰当是不容易的”。不是外语水平考试过了多少级就能做好翻译,仅凭一腔翻译热情更是不够的。翻译需要多方面能力,如专业领域学习能力、查证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外文水平、汉语修养是基础,兴趣爱好是助推力,端正的工作态度则是强基固本之制胜法宝。翻译之难固然重重,但我们可以通过建立一些习惯来系统、无形地提升译作质量。

今天,我不高谈阔论说些艰涩难懂亦不令人感兴趣的理论知识。从日常工作出发,我谈谈自己在工作中养成的一些自认为有助于提升译作质量的习惯。我深知公司内外比我资深的同事和前辈很多,如有不同意见,希望同行们多批评指正。

1. 在处理一个新项目之初,新建一个 Excel 工作表,Sheet1 用于收集术语,Sheet2 用于记录暂时不确定的疑难问题。

在任何翻译项目中,高频术语的一致性都是翻译质量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在字数多、时间长的项目中,难免由于记忆力有限、打字错误等因素而造成不一致。这时记录的高频术语表就会发挥重大作用。只需在运行 XBench 工具时,将记录的术语表加载为关键术语,就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在一个医疗研究项目中,我利用此方法准确地找出了研究药物 osimertinib 三处打字错误导致的不一致。
 
在翻译工作中,我们还经常遇到这样一种境况:在第一遍翻译某些句子/词语时并不能确保翻译得正确。我习惯把所有这些不确定都暂时记录在 Sheet2 中。有时候,一些疑难之处根据后文就可以迎刃而解。随着整个项目的翻译接近结束,这些疑难也差不多消灭殆尽,最后只需把仍遗留的问题提交给客户进行答疑。甚至还可以在这个表中记录翻译过程中随时迸发的灵感或者稍后想要对前面某个文件、句段或全文实施的更改,以免后续遗忘。这样一来,你会对出自你之手的译作更加有把握、更充满信心。
举个例子:
上文:GraphQL template is used to scan the APIs with GraphQL queries.(这里,介词 with 有十几种释义,在不了解相关背景技术知识的情况下,着实不好判定翻为哪个释义最恰当)。
下文:In the AppScan Enterprise 10.1.0 release, GraphQL template is introduced to scan the APIs that contain GraphQL queries.(在 AppScan Enterprise 10.1.0 发行版中,引入了 GraphQL 模板,用于扫描包含 GraphQL 查询的 API。)
根据下文中的这句,很容易判断上文句子中的 with 是包含、具有的意思。

2. 充分利用机器翻译,减少英语形近词的误译、提升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

英语中有相当部分有着拼写容易混淆的词汇(如 Vindicate 和 Vindictive),很容易看错而判断失误从而导致误译。为了避免这类问题,我总是习惯于在 Trados 等翻译工具中启用云译插件,使用它的机器翻译作为参照。即使在未嵌入机器翻译功能的在线翻译工具中,我也总是会在翻译句段后,利用 Google、有道翻译等验证下是否有形近词看错的情况。另外,在诸如信息技术之类的领域,机器翻译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因此可以帮助提升翻译的准确性和效率。

3. 巧用 XBench 工具的强大功能,提升翻译质量

在审校项目中以及在处理包含 100% 和 ICE matches 的更新项目时,我习惯于在一开始就将所有待处理文件加载到 XBench 中。这样,在过程中第一次发现某个可疑之处时,就可以利用 XBench 准确捕捉所有相关问题点,以实施全局更正。
例如:在某个项目中第一次碰到 sample data file 一词时,就怀疑它可能存在不一致,于是利用 XBench 的源文项搜索功能验证了怀疑,这不仅捕捉了所有相关问题点,还确定了锁定(ICE 匹配)部分采用的译文,帮助确保全文一致性。
 

相关新闻